哪吒是何许人也?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。
这个“扎俩个冲天鬏,光着俩小脚丫,踩着俩风火轮,乾坤圈手中拿,混天绫护着他,轩辕箭满弓拉,两眼是照妖镜,双腿是追风马”的少年英雄与孙悟空齐名。
他身上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,关于他的影视动画改编也不胜枚举。
其中蕞成功的改编是1979年上海美术制片厂的《哪吒闹海》,是中国动画史上“一人(大闹天宫)之下万人之上”的杰作。
1979年《哪吒闹海》中,哪吒在雨夜中割肉还母、剔骨还父,一袭白衣引颈自刎的画面是华语动画史上蕞经典、悲壮的一幕。
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替陈塘关百姓承受龙王的责罚,另一方面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以及夺回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。
道教经典《西升经》里面有:“我命在我,不属天地。我不视不听不知,神不出身,与道同久。”
电影《魔童闹海》的主题即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
今天,小编带大家一起认识下,道教中的“哪吒三太子”。
哪吒,是中华文明史上世代相传的神话人物,是道教神祗,被尊为“中坛元帅”、“三太子”、“太子爷”、"威灵显赫大将军"、“太子元帅”、“哪吒三太子”,“三坛海会大神”,玉帝加封为“三十六员第一总领使”,作为天帅之领袖而永镇天门。其信仰,在海峡两岸和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承。
《封神演义》中的哪吒
《封神演义》说:哪吒是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,商朝末期时生人。母亲怀孕三年,生下一个肉球。李靖以为是妖怪,就用剑劈开,里面正是哪吒。后来仙人太乙真人收他为徒。一次哪吒三太子在东海玩水,和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起冲突,并将其打死。
龙王到陈塘关兴师问罪,为了不连累父母,哪吒三太子割肉还母、剔骨还父,当场自戕。而后,哪吒三太子在被其父李靖阻挠,复活不成的情形之下,太乙真人用莲花 莲藕给哪吒造了一个新的肉体。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,战功显赫。
在很多故事中,李靖被称为「托塔李天王」,哪吒则被称为哪吒三太子,因为其法力高强,成为 玉皇大帝手下的主要将领。
道教信仰中的哪吒
在道教,中坛元帅是神兵神将的统帅,称“威灵显赫大将军”。玉帝命他永镇天门。
中坛元帅,全称:“中坛元帅太子爷”、“中央祭坛元帅”、“中坛元帅大天尊”,是中国著名道教神仙“哪吒”三太子的神位封号之一。
在道教中统属于“道教五营神将”,中坛元帅的来历就和这个有关。所谓“五营神将”的五营,是指东营九夷军、南营八蛮军、西营六戎军、北营五狄军、及中坛三秦军。这五营中是以中坛三秦军的首领为主,统帅其他四营,哪吒正是坐守中营的元帅,因此就有了“中坛元帅”的称呼。这五营神兵的神职,是保护道教诸庙坛、神境和民间村庄的护法神,抵御邪魔妖恶。总结来说就是保境安民。
中坛元帅宝诰
志心皈命礼。
兴周圣将,灭纣前锋,金光洞裹鍊金光,玉虚奉命降陈塘。左执金圈,右执尖鎗。足踏两轮,日火日风。驱妖灭怪斩魔王,亲历一千七百浩劫,而圆道果。破尽三万八千恶阵,永镇天宫,一蕊莲花,化成庄严妙相。十方世界,广济救苦慈航,玄功深奥,变化无穷,达地升天转眼中,临敌无惧,威武堂堂,大忠大孝,至勇至刚。安民护国,中坛元帅天尊。
志心皈命礼。
玉皇上帝。灵珠降世。位镇先天。中营主宰。统辖神将。法力无边。通广广大。本领非凡。手提金枪。紫焰蛇牙。火炎金枪。风火轮踏。乘风御云。遍刻云烟。混天锦绫。乾坤圈囊。驱逐妖魅。除魔擒怪。圣域翠屏。立庸奉祀。保佑亥日。肃清邪精。群魔咸悚。点醒萱愿。神威赫濯。求病霍然。福泽万民。圣恩广被。雨露绵绵。大赐吉祥。功参太极。万世颂焉。尽忠真孝。惠德至仁。雍正人伦。真元显应。下凡监坛。专理坛务。处世流芳。释证望重。系被称为。太子之名。沙门天王。玉皇驾前。中坛元帅。真孝忠勇天尊
免责声明: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