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德真君,又称火神,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神明。他掌管着天地间的火焰,象征着光明、温暖与变革。
火德星君,道教尊为“南方执法火德荧惑星君”,全称“南方火德丹灵赤皇上真道君荧惑真君”,亦称“火星执法真君”。戴星冠,蹑朱履,衣朱霞寿鹤之衣,手执玉简,悬七星金剑,垂白玉环佩。
火神的崇拜,起源于上古对火的崇拜及对五行人性化的信仰。道教产生后,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古老的信仰,产生了更具人性化的火德星君。火给人类带来光明、熟食,是火神信仰蕞初的元素,《国语•郑语》云:“祝融亦能明显天地光明”。
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,道教吸收各方面的文化,对火神的信仰增加了扬善罚恶、求福增寿、求官、求财以及家宅平安等内容。
几乎每一位神灵都有惩恶扬善的作用,火神也不例外。《太上洞玄灵宝消禳火灾经》云,火神“惟是随其善恶,另以重轻,欲警愚民,亦行速报。凡有不敬天地三光者,有不孝不忠者,有欺曲升斗秤尺者,有恶倖情伪者,有加意无厌于小民者,有暴积横取者,应一切为非不信报缘者,部有司察之神,遊行人间,并皆记录,考验得实,即奏行天罚,遣火部临之,使之自新。”但是如果人们能改过迁善,信奉经教,有灾之日,火神也会“蠲除罪咎,令保安全”。
根据道教经典,消災解祸也是火神职能之一。《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》详述五星之职掌时称,南方火德真君“主长养万物,烛幽洞微。如世人运气逢遇,多有灾厄疾 病之尤,宜弘善以迎之”。《太上飞步五星经》云:五星列照,焕明五方,水星却灾,木德致昌,熒惑消祸,太白辟兵,镇星四据。
火神位居三炁南丹圣境,位处离宫,因此又与南斗功用相杂驳,信众向火神祈保的内容也增加了增寿、升官求爵以及家宅平安、团圆等。“火官宝诰”云:统左府注生之籍,盛德在火炎帝持衡,功参佐于三元,炁运行于四月……焕赫文昌之运,辉辉朗耀,炳炳照临。
《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》云:“南斗位处离宫,名同日曜……主司阳官,宰御火帝……注擬天人之爵秩,增减士庶之禄俸,延促年龄,去留灾福地,莫不由其与夺也若有所告请,欲消災度厄,增福延年,保家属之团圆,祝封疆之宁谧,或免息塚讼,削死注生,皆当上章投词设醮求请,无不如意也”。基本上每座火神庙都可以见到“寿国仙林”、“丹天圣境”的篇额。
可见,除了增福延寿之外,照彻文昌运、求取功名、加官进爵也是向火神祈求的重要内容。
免责声明: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