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记载:"三月中,自雨水后,土膏脉动,今又雨其谷于水也",生动描绘出这个时节雨水滋养谷物生长的独特景象。
经过雨水节气的润泽,土壤变得松软肥沃,春雨不仅滋润大地,更直接孕育着谷类作物的茁壮成长,这便是 "谷雨" 名称的由来!
谷雨时节,气温显著升高,降水量增多,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古人将谷雨分为三候:“一候萍始生;二候鸣鸠拂其羽;三候戴胜降于桑。”意为谷雨时,浮萍开始在水面滋生,布谷鸟开始梳理羽毛并发出鸣叫,提醒人们播种,而戴胜鸟则开始出现在桑树上,预示着春蚕养殖即将开始。
谷雨节气有一些特定的民俗活动。
比如,南方部分地区有“走谷雨”的习俗,人们会结伴到野外散步,寓意与大自然亲近,祈求身体健康、五谷丰登。还有“祭海”仪式,沿海渔民会在谷雨这天举行祭祀活动,感谢海洋的恩赐,祈求出海平安、渔业丰收。
另外,谷雨时节也是茶农采制“谷雨茶”的重要时期,此时的茶叶色泽翠绿、叶质柔软,被视为一年中品质优良的春茶。
谷雨时节,气候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人体易受湿邪侵袭。
因此,养生保健应注重健脾祛湿,饮食上可适当食用薏米、山药、茯苓等利湿健脾的食物。此外,谷雨前后,人容易感到困倦乏力,宜调整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,适量增加户外运动,以顺应阳气升发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为了更好地顺应节气变化,在谷雨时节应特别注意以下养生原则:
谷雨“3不吃”
1、忌寒凉。谷雨时节,气温逐渐升高,但早晚仍有一定温差,脾胃功能较易受到影响。此时应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,如冰镇饮品、生冷果蔬等,以防脾胃受寒,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。
2、避油腻。谷雨节气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此时天气渐暖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身体需要更多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补充能量。而高脂肪的食物含有较高的热量,容易导致身体脂肪积累,增加肝脏负担,同时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、便秘等问题。
3、拒霉变。谷雨时空气湿度增大,食物易发生霉变。食用霉变食品可能导致食物中毒,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。务必妥善储存食物,发现霉变及时丢弃,确保饮食安全。
谷雨“3不贪”
1、不贪睡。虽然谷雨时易感困倦,但不宜过度贪睡,以免影响正常的生物钟,导致白天精神不振。应保持规律作息,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,并适当进行午休,以恢复体力。
2、不贪凉。谷雨时节气温逐渐回升,但天气还不稳定,容易出现寒热错杂的情况,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。因此,不宜过度贪凉,如长时间吹空调、风扇,或者穿着过于单薄,以防感冒或关节疼痛。
3、不贪劳。随着农事活动进入繁忙期,人们劳动强度可能增大。然而,过度劳累会耗损气血,降低免疫力。应注意劳逸结合,适时进行适度锻炼,避免过度疲劳。
谷雨“3不碰”
1、不碰烟酒。谷雨时节气候潮湿,人体易出现湿邪之气,而饮酒容易助湿,使湿邪更易侵袭人体。此外,谷雨时节肝脏和胆囊功能相对较弱,过量饮酒会对这两个器官造成负担,引起不适甚至损害肝脏健康。因此,谷雨时节应尽量避免饮酒。谷雨时应坚持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2、不碰湿气重之地。谷雨时空气湿度大,湿气较重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,或接触湿度过大的地面,易使湿邪入侵,导致身体困重、关节酸痛等问题。应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,避免长时间坐卧湿地。
3、不碰负面情绪。情绪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。谷雨时,宜保持心态平和,避免过度焦虑、烦躁等负面情绪,可通过读书、听音乐、户外散步等方式调节心情,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,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谷雨,这一兼具自然诗意与养生智慧的节气,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馈赠。它带来了万物的蓬勃生长,也为我们敲响了健康养生的警钟。
在这个美好的时节,让我们以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,用科学的养生方法守护自己和家人。
免责声明: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