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的清明节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的内容,寒食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,而上巳节有郊外游春的习俗,因此清明节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,扫墓祭祖和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。
每到清明节,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回来上坟,上坟不仅是为了缅怀祖先,而且也是为了传承孝道,上坟可以教育后人不要忘本。
那么,2025年的清明节又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呢?具有三大特点,值得我们提前了解。
“晚上清明”
每年的清明节根据节气的进入时间可以分为“白天清明”和“晚上清明”两种类型。白天清明通常意味着天气会稍暖一些,而如果是晚上清明,天气会相对寒冷。今年,清明节将在4月4日晚上20点49分正式进入,也就是说,2025年的清明节是一个典型的“晚上清明”。因此,大家在祭扫时,尤其是北方地区,要多加注意保暖,避免因温差过大而感 冒。
双春年+闰六月
2025年是一个特殊的“双春年”,也就是说,在乙巳蛇年里将会经历两个“立春”时节。第1个立春已经在农历正月初六到来,而第2个立春则会出现在腊月十七。这种“双春”的年景,往往会给人一种时间上较为“混乱”的感觉。同时,今年还出现了闰六月的情况,意味着2025年有13个月,这在历法上比较少见。
根据一些民间说法,“双春闰月清明不上坟”似乎成了许多人流传的禁忌。其实,这种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。传统的祭祀活动并不受这些迷信的影响,按照自己的习惯和心意去祭祖才是蕞重要的。
三月晚清明
今年的清明节落在了农历三月,这也是清明节较为少见的一个时段。传统上,清明节早期出现在农历二月或闰二月,而在三月出现的清明则被称为“晚清明”。根据一些老一辈人的经验,晚清明往往会带来较多的雨雪天气,也意味着“倒春寒”现象的发生。因此,大家在踏上扫墓之旅时,特别是在山区或者气候多变的地区,需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,准备适合的衣物和雨具,避免受到寒冷和雨水的影响。
此外,清明节上坟并不局限在清明节当天,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“前十天不早,后十天不迟”的说法,也就是说清明节的前十天至后十天都是可以上坟的,上坟只要有孝心,时间早晚关系不大,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合理安排。
不过说到上坟,那么讲究可多了。从玄学角度来讲,清明节需多注意以下事项:
1、清明节如果去扫墓的话,要把时间多选在下午3点前完成为好,因为此前为阳气旺的时间,利于拜祭,切莫在傍晚黄昏时去,如果时间来不及,可以拖后一天去,因为黄昏时阴气过重,易对体质弱的人不利。
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祭祀,因为祭祀难免要去一些人烟稀 少的地方,蕞好是走人们常走的路,不要在偏远地区踏青,一个是安全方面的考虑。再者容易有负能 量的气场。如果确实需要去的话,建议是多人一起同行为好。
2、体质弱的人如果扫墓回来,可以去人多的地方走走或者有阳光的话,照射下为好,同时要尽量不要带了一脚的泥土回家。扫墓时,要多毕恭毕敬,不要踩到别人家的墓或踢到别人家墓上的供品。墓地处是不可嬉笑打闹,特别是带有小孩的要注意。
3、墓地为庄重肃穆的地方,切勿随便乱说话,对故去的人要有恭敬之心,切勿脚踩墓碑或者手扶墓碑,万万不可对别的墓地发表评论。在祭祀和扫墓需要多真诚,在路边有坟墓时候,行走或是站立,都应该毕恭毕敬,表情须严肃,应怀有恭敬之心。扫墓过程中,不应该将碎石碎土扰动地太多,以免影响周围环境。
4、清明节前后也是梦到故去的人高发的时间段,梦见已故去的亲人或好友,这就代表着你得去扫拜他们的墓地了,如实在去不了的,蕞好也要让人代为扫拜。切莫嫌麻烦,恭敬之心多存。这种梦境的现象往往在清明前后出现比较多。
5、孕妇与幼儿在清明前后要多注意,不必去墓地,多远离阴暗的场所为好,除非特别的情况,要去的话一定要配上护 身符。如果是女性扫墓去的话,蕞好是要避开例假的时间,建议怀孕的妇女蕞好也别去扫墓,在家祭拜下就可以了。
6、清明节可以在门上悬挂柳枝、桃木等,阻挡邪气入侵,清明有鬼节之称,且人们大多去祭拜祖先,从墓地、陵园等回来,为保证不把邪气带回,蕞好在门外有一层阻挡,民间素有桃木辟 邪的说法,加上柳枝,都可以斜插或挂在门口,起到阻挡邪气入侵的作用。
7、放风筝是清明时节常见的一项活动。对自己之前运势不太满意的朋友,还可以在清明节这天,利用这项活动,把自己不好的运势放走,给好运腾出空间。这也是风水中的方法。
免责声明:图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上一篇:清明,最好的改运节气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