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“ 冷在三九,热在中伏 ”。
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属“三伏”,“三伏”中又以“中伏”最热。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“热”,而且是“湿热”,“桑拿”天气让人身心俱疲。
加上夏季阳气上升,很多人会出现心火旺盛,从而导致一系列上火症状,因此一定要格外注意。
今日中伏,白龙王工作室提醒家善友们,记得“吃3样,做1事”营养补夏伏天不受苦,老传统别丢!
1、吃面
老话说,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。
中伏也就是二伏,吃面是少不了的,最热的天气吃最热的汤面,身上发汗,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。
伏日吃面,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。
《魏氏春秋》何晏在“伏日食汤饼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”,这里的“汤饼”就是热汤面。
2、吃鸭肉
三伏进补,肉食首选鸭肉。肉禽类一般多属温热性,但鸭子长期在水中活动,性偏凉,不温不热,也有清虚劳之热、滋阴养胃、补血的食疗功效,常常在夏天被用来煲汤。
且鸭肉本身也富含蛋白质,夏季食用鸭肉不仅不会过于肥腻,也不易引起上火等问题。
从中医“热者寒之”的治疗原则来看,尤其适合体内有热的人食用,如低热、虚弱、食量少、大便干燥、水肿等夏季常见症。
3、醋泡姜
每天早上吃三片醋泡生姜。中伏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此时补充阳气是最佳时节。人体也要与自然界阳气相应,顺其升发之性“动而向外”。
吃姜最好是醋泡姜,因为醋泡姜是收敛的,于是原本辛散的姜性由此变得平和起来。
醋泡姜是酸的,酸味走肝经,这时姜的升发功能容易入到肝里,收中有发,能提升肝阳之气,吃一点醋泡姜片,既升阳气,又疏发肝气,而且还不会把阳气过多地耗散在脾胃上。
中伏做1事
推脾经,补脾胃
中伏和头伏、末伏不一样,40天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,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,中伏天本身很炎热,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,消耗大,很容易出现疲劳、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。
脾主水气的运化,所以多推脾经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湿之气
如果脾经不通,湿气就容易堆积在四肢,让四肢变得沉重,人们容易感觉疲劳,出现头晕恶心,失眼食欲不振等情况。
每天抽点时间,用双手大拇指从三阴交穴位开始向上推揉,一直顺着骨缘推到阴陵泉穴,左右各推三分钟。
在推脾经时,可以找到身体最痛的点,这个痛点就是淤堵的地方,一直把它推到不疼了,就说明脾经通了。
炎炎夏日,白龙王工作室愿你的每个清晨和黄昏,都有微风相伴,惬意度过三伏天。
免责声明:文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上一篇:人改变命运,要先完善性格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