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离春节越来越近,大家都是满怀期待,忙碌了一整年,正想着趁过年的时节,好好放松一下身心。
关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,我们尤为重视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除了春节之外,还有哪些中国传统节日,是我们要了解的呢?
春节:是中国蕞重要、蕞热闹的传统节日,日期为农历正月初一。俗称“新春、新岁、岁旦”等,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,如贴春联、吃年夜饭、放烟花等等。
元宵节:正月十五,元宵佳节,又称为“上元节、灯节”等。此时的人们会吃元宵、放花灯、猜灯谜等等。亦是天官大帝圣诞。据《洞玄灵宝六斋十直圣纪经》记载,此日为天官大帝出巡,会同地官、水官大帝检校人间罪福之日。蕞宜献供、焚香、诵经、忏罪,为过去洗濯愆尤,为将来祈祷祥瑞。
龙抬头:这天标志着阳气生 发,雨水增多,万物复苏,时间为农历二月初二。人们在这一天祈求风调雨顺。
上巳节:俗称三月三,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,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。上巳节是古代举 行“祓除畔浴”活动中蕞重要的节日,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,称为“祓禊”,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、曲水流觞、郊外游春等内容。
寒食节:寒食为旧俗中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个节日,古时日期并不固定,有说在清明节前一天,也有另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。现大多和清明节过。这一天人们会禁烟禁火、祭祖扫墓。
清明节:清明节,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等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,扫墓祭祀、缅怀祖先,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,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、唤醒家族共同记忆,还可促 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。
端午节:端午节,又称端阳节、龙舟节、重午节、重五节、天中节等,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是集拜神祭祖、祈福辟邪、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。
七夕节:七夕节既是拜七姐节日也是爱情节日,是一个以“牛郎织女”民间传说为载体,以祈福、乞巧、爱情为主题,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。
中元节:是道教名称,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、七月十四、祭祖节,佛教称为盂兰盆节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,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、放河灯、祀亡魂、焚纸锭、祭祀土地等。七月乃吉祥月、孝亲月,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、酬谢大地的节日,有若干农作物成熟,民间按例要祀祖,用新稻米等祭供,向祖先报告秋成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,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。
中秋节:又称“祭月节、团圆节”等,日期为农历八月十五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习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重阳节:是祈求健康长寿的节日,时间为农历九月初九。又称为“老人节”, 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。
下元节:农历十月十五,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下元节,亦称“下元日”、“下元”。下元节,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,俗谓是日,水官根据考察,录奏天廷,为人解厄。”
冬至:冬至既是节气也是节日。在古代民间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。在中国南方地区,有冬至祭祖、宴饮的习俗。在中国北方地区,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。
腊八节: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,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,时间为农历腊月初八。这天人们会吃腊八粥,祈求来年的好运。
小年:年前的预备节日,日期为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。人们要打扫房屋、祭祀祖先以及准备年货迎接新年。
除夕:除夕:除夕,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,这个年尾蕞重要的日子,是除旧布新、阖家团圆、祭祀祖先的日子,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,在爆竹声中辞旧岁,烟花满天迎新春。
免责声明: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