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,进了腊月就是年,这是迎接春节的前奏,也是传送祝福的开始。
同时,腊月更是“新旧交替”祈福的蕞佳一月,快让我们一起看看腊月有哪些习俗,开启新一年的好运气吧~
腊月初一“咬灾”:消災避难,增添喜气
正如童谣所唱:“腊月不吃炒,这个起来那个倒”“腊月蹦一蹦,全家老小不得病。”这里的蹦,也就是崩的意思。
在农村,每年的腊月,家家户户都要“炒棒花儿”,一是为了给孩子们打打牙祭,二是借着棒子花在锅里爆出“噼噼啪啪”的热闹声,预示着年终岁末的来临,又是一年辞旧迎新之际。
古时民间流传着“腊月咬灾”的习俗。当月要吃爆米花、炒瓜子、花生、黄豆、大豆等食物,老一辈们将此叫做“咬灾”,据说可增添喜气。
腊月初一、十五祈福:开启新一年好运气
每月的初一、十五都是烧香拜神的好日子。有的人做不到每天上香,就在初一、十五上香,关键是要有一颗真诚、慈悲、恭敬的心,所以这一天,人们都会吃素、放生、供灯、敬香、礼佛、祈福等,开启新一年的好运气。
腊月初八“喝腊八粥”:增福增慧,吉祥平安
腊八节,俗称“腊八” ,即农历十二月初八,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、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,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。
相传这一天还是佛 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,称为“法宝节”。
腊月廿三“祭灶王爷”:五谷丰登,家宅平安
腊月廿三日,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,民间讲究在小年祭祀“灶 神”,在这一天里,我们会把厨房炉灶打扫干净,放上水果鲜花等上供送灶,祈愿五谷丰登,家宅平安。
在“灶王爷”前奉上妙供,随俗“送灶”,在小年这天送灶,等到年三十,再接灶,送来迎往,寓意接福接财,万事吉祥。
腊月廿四“掸尘扫房子”:把“穷运”、“晦气”扫出门
腊月廿四,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小年,我国在尧舜时代,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。
因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新春扫尘有“除陈布新”的涵义,其用意是要把一切“穷运”“晦气”统统扫出门,以一番新的气象辞旧迎新。
而在家居风水中,很多物品都有一定的气运,但长时间使用或损坏以后,它的气运就没有了,需要及时更换 新的,将其扫地出门。
通常情况下,流年更迭,使用一年后,即便没损坏也要更换,如果使用不到一年,就已破损的,更要注意更换 新用品。
腊月廿五推磨做豆腐:收获幸福以及福气
就豆腐本身而言,是取代肉类不错的选择,在过去,穷苦的人们总是盼望着在新年吃上一顿好的。
但是,肉类对于穷苦的人家来说并不是承担得起的,所以他们就会选择豆腐,豆腐是介于肉与蔬菜之间的食品,可以制作不同的菜式,而取代肉类。当然,“做豆腐”也有象征性的意义。
中文“腐”与“福”有相似的发音,做豆腐也就意味着“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”。如今,人们并不会自己做豆腐,他们会有更多别的选择,非常常见的有,中国人常把剪好的“福”字倒着贴在窗户或者门上,这样,人们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,希望“幸福福气”来到他们的家。
腊月廿六杀猪割年肉,洗福禄:财富来,福禄双全
食物须在年前准备好,因为中国年的迷信传说中有一个说道在新年所有的刀都要收起。
在过去,许多人承受不起肉食,所以他们很期待新年年夜饭能吃上一顿肉。在传统理念中,肉食代表财富。
而洗福禄可不是把“福禄”洗掉的意思。作为中国传统年俗,洗福禄指的是节前沐浴。洗福禄通常在腊月廿六进行,不过不同地区也是有差异的。
譬如北京城里,就有“廿七洗疚疾,廿八洗邋遢”的谚语,因此他们又把腊月廿七的洗浴称为“洗福禄”。在那两天里,人们就会集中洗浴和洗衣。
而在广东地区,则是“年廿八,洗邋遢,年廿九,洗禄柚”的说法,寓意破旧立新,迎接新的一年。
用柚叶煲水洗澡洗头,被称为冲“大吉水”,寓意驱除一年的衰气、霉气,净化负能 量。
腊月廿七“洗福禄”宰鸡赶大集:除霉运
26日是杀猪,27日则是宰鸡。
随着新年的临近,中国人通常会为了年夜饭而准备各种食材,鸡肉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样。
“鸡”与“吉祥”的“吉”有相似的发音,中国人会保留一只完整的鸡(鸡首、鸡尾、鸡脚都保留),这代表着团聚的意义。
如今,许多人也会烤一整只鸡,不切开它,这也算是一种对于老传统的保留沿袭。
腊月廿八“贴年画”:接福迎新春
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,还要“贴花花”也就是贴年画、贴春联和贴窗花。
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“桃符”。
古人以桃木为辟xie之木,《典术》曰:“桃者,五木之精也,故压伏邪气者也。”到了五代时,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,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,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,而题写于桃符上的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 一副“春联”。
后来,随着造纸术的问世,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。
腊月廿九“上坟请祖”尊老敬老:福气到
年谣称:“腊月二十九,上坟请祖上大供”。
上坟请祖的时间,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。
对于祖先的崇拜,在我国由来已久。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,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。
大年三十“祭祖、年夜饭、守岁”:阖家团聚,幸福美满
腊月三十又称除夕,“除夕”中的“除”字是“去、交替”的意思即“月穷岁尽”,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这天晚上。
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:祭祀、吃年夜饭、守岁,除旧迎新,消災祈福。
祭祖,我们会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,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,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,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。
吃年夜饭,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,阖家团聚,共吃团圆饭。
守岁的习俗,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,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。
这天夜间的鞭炮声不绝于耳。早先宫廷在这之前就会放花炮,自腊月廿四日起至正月十七日止。每日放花炮,尤以腊月三十儿晚上最盛。
现代人为了环保,大城市里已经禁止烟花爆竹了,所以放鞭炮这事快成了童年的记忆了。
免责声明:文综合编辑源于网络,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,参考之用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小编删除。
推荐阅读:
上一篇:习俗知多少:腊月至,5事不要做!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