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的婚姻虽然带有封建陋习,但古代真挚的爱情令人羡慕,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”这是多少人羡慕的婚姻状态,相比如今的“快餐爱情”、“闪婚”等现象,古代的婚姻隆重、庄严,大户人家的婚嫁之礼更是豪华到难以象形的地步。
中国素有“衣冠上国,礼仪之邦”的美名,《礼记》中曾这样说:“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”,这不仅体现在国家的制度方面,而是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优秀的统治者会礼贤下士,年轻一辈的人懂得尊老敬贤,仪表也极为注重。
在礼仪、仪表方面的注重,和现在相比,不免过于繁琐,甚至被称为繁文缛节。这从另外一个角度看,这些对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视,用如今的词语来形容,那就是“仪式感”,在没有手机互联网的时代,这是一份自身的修养,一种对生活的重视。
古代思想家曾说过一个比较形象化的比喻:“禽兽没有皮毛,就相当于人没有了仪表。”古人对生活的重视,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婚嫁礼仪上。
中国古代婚嫁礼仪包括六个步骤,分别是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
纳采为第一礼,也就是若是男方看上了哪家的姑娘,就会先派是媒婆,带着礼品去说亲事。纳彩完了之后,就会好“问名”,也就询问女方的生辰八字,还有是嫡出还是庶出,以及容貌健康等多方面。
第三礼为纳吉,也就是合八字之后,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,此时还得行奠雁礼;纳吉之后,就会是纳征,也就是男方家去送聘礼。请期则是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(请期礼书),然后托媒婆送到女方家里,和女方商量结婚日期。
最后一步亲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俗称“迎亲”,这时候,男方就会抬着花轿,骑着骏马,娶到女方家里迎亲,这中间还有很多小细节,会因为各地的习俗不同而略有差异,直到拜堂成亲之后,才算礼成。
而这最热闹、最壮观的也就是迎亲的时候,“凤冠霞帔,十里红妆”这一点也不夸张,在古代,对婚姻的重视程度要比当下更强。对于男子来说,这是和金榜题名一样的大喜之日,对于女子来说,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大喜日子。
中国古代是男女不平等的,男子可以三妻四妾,但女子却要遵循三从四德,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,夫在从夫,夫死从子,并且用“忠贞”二字标榜那些品行好的女子。
所以一切都很隆重,在迎亲送亲队伍里面,最豪华的就是女子的花轿,如今结婚已经很少看到了花轿了,见也只在电视里见过,可这些花轿和古代的相比,还是太过简陋。
古代的花轿具体长什么样子?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浙江博物馆的“镇馆之宝”——金箔贴花花轿。此乃一顶万工轿,诞生于清末民初时期,长1.5米,宽0.9米,高2.75米,采用木质雕花,朱漆铺底,金箔贴花,整个花轿朱红色和金色交相辉映,既有结婚的喜庆,又显得贵重大气。
花轿顶端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,整个花轿看起来十分复杂,但是整体结构讲究对称美,符合古代的审美的标准。
轿子上有250个人物、花鸟虫兽,这个顶轿子看上去丰富华丽,轿子左右两边分别有24只凤凰,38条龙,54只鹤,74只喜鹊,124处石榴百子,寓意着龙凤呈祥,喜结连理,多子多福,花轿的内部既有金碧辉煌之感,又无比精致,金屋藏娇的感觉也不过如此吧。
这顶万工轿最巧夺天工之处在于,这样一顶复杂繁琐的轿子,里面没有用到一颗钉子,都是用榫卯结构联结,由此可见古代工艺的高超。这顶轿子有“天下第一美轿”的美名,豪华程度丝毫不输百万房车。
但大家要考虑到一个问题,这是清末民初时期的产物,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,此时的手工艺制造,经过几年前的沉淀,发展到了一个高峰,但这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年代,如果放在繁华盛世,那花轿该是多华丽!
万工轿和平民的花轿相比的话,是比较华丽的,由于古代人们对婚礼的重视,妻子都是八抬大轿抬过门的,尽管是百姓的花轿,做工也十分精细,这份精细和庄重里面,体现的是古人对生活的重视以及热爱。
推荐阅读:
相关搜索热词:结婚习俗
下一篇:命里缺什么?从你身上一看便知!